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健康之家 > 健康资讯 正文
关键词:
 

中医主治医师苗素娥:我以我行诉情怀

http://www.enorth.com.cn  2002-09-10 10:13
 

 
 
 
 

  在皖江南北,苗素娥的名字传遍千家万户。这位52岁的合钢医院分院一名普通的中医女医师,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诉说为人民服务的情怀:30年来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上门为患者诊视3万多人次,自筹资金建立义务诊所,义务收治残疾孤寡的患者……

  做病人最需要的医生

  苗素娥1972年进合肥钢铁公司医院中医科,面对各种各样被病痛折磨的人,苗素娥无私地倾注全部精力和爱心。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苗素娥每天工作都接近15个小时,接待病人约60人次。中医诊断病人后要扎针、拔罐,程序较为繁琐,常常一上午结束,已累得满头大汗。为了节约时间,中餐她通常是买块大饼或者煮点面条充饥。一次,病人看见她吃没有放油盐的白面条,问她:“苗医生,这种白面条,你能咽下吗?”苗素娥笑答:“挺香的”。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苗素娥为了节约时间,基本不吃较咸的饭食,尽可能少喝水,省下时间多看几个病人。

  苗素娥发现,有些病人行动不便,1984年,她开始把“家庭病房”作为一项重点服务内容,每天上门为病人诊治。苗素娥每天随身携带一本“联络图”,记着需要出诊病人的家庭住址。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络图”上的人员不断增加,线路延长到肥西、长丰等郊县,但她十几年坚持不辍。合肥钢铁公司职工王宝贵因患脑溢血瘫痪在床,苗素娥常年上门治疗,终于使王宝贵站了起来。

  据医院负责人介绍,苗素娥每次上门诊治平均收取出诊费仅3-5元,全部上缴医院。她个人提取的20%,勉强支付公交车费用。

  特殊幼儿园和厚厚借款单

  当地人有个习惯:疑难杂症看中医。许多聋哑、智残的孩子,都到苗素娥所在的合肥钢铁公司医院中医科诊治。可这些症状并非一日两日就能治好,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几次,出于种种原因,就不再治疗了。

  苗素娥心里不是滋味,就琢磨解脱家长的包袱。她在自己的家里办了个全托的幼儿园,把需要治疗的小病人接到自己家中诊治。早上,她要像母亲一样给他们梳洗,教他们刷牙,还帮助他们进行身体和智力训练。15年来,苗素娥顶住亲朋好友的劝告,坚持把特殊幼儿园办下去,先后收治近百名孩子。日前又有10多名孩子经她医治有明显疗效,高高兴兴地回家。

  苗素娥所在的医院位于合肥市东郊,来看病的除本公司职工外,大都是附近居民,还有远道而来的农民。由于生活拮据,他们往往是小病拖着不看,直到酿成大病才不得不由家人背着、抬着来治疗。1988年开始,苗素娥从每月工资中抽出近百元在医院附近的大兴镇租了两间平房,让远道而来的贫困病人住在这里治疗,不要缴纳住院费。后来房东知道都是病人,觉得不吉利,便三天两头催苗素娥搬出去,来回折腾好几次。1994年苗素娥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倡议建立“义务诊疗所”。在建房过程中,先后有200多人参加义务劳动。短短两个月“义务诊疗所”便建成了。住进来的病人,只要向医院交2元的针灸费就可以在这里安心治病了。可很少有人知道,苗素娥在“义务诊疗所”建设过程中,悄悄为自己留下了厚厚一摞借款单,总共有4万多元。

  作为女人,苗素娥一生中没有香水,没有口红,没有项链珠宝。对自己的生活,苗素娥“抠”得出名:炎热的夏天出诊,连一根冰棒都舍不得买;有时上门诊疗,公交车不通的地方,她情愿步行,也不愿花2元钱坐个三轮车。所有能够变成货币的东西,她都用于救助病人了。“义务诊疗所”总共救治了2万多人,其中80%是贫困农民。

  默默奉献30年

  每一个走进苗素娥视野的患者,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

  蚌埠市的患者陈钦义化疗后患骨髓炎瘫痪,几家大医院都说没法治了。1995年夏天,他来到苗素娥的诊疗所时,身上生了十几块褥疮,气味很难闻。苗素娥一边精心为他治疗,一边帮着陈钦义的老伴给他洗澡、按摩。半年后,陈钦义的褥疮痊愈了,双腿可以站起来了。1996年春节前,已到癌症晚期的陈钦义想回家吃顿团圆饭。腊月二十七,苗素娥在冰天雪地里拦了一部车,连夜护送陈钦义回家,早晨6点,她又赶早班火车回到合肥上班。陈钦义临终前,念念不忘地嘱咐家人:“送一块匾到合肥去,谢谢苗医生……”

  1999年,定远县一个农民,24岁,刚结婚6个月,患腰椎血管病,下肢高位截瘫,家里的钱花光了,还借了款。心灰意冷的他从报上看到了苗素娥的事迹,便来到合肥,在义务诊疗所住了半年时间。苗素娥每天给这个农村青年做针灸,还与他谈心,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心理上没有压力,精神也好了,半年之后开始了新的人生。

  苗素娥自己有一个温暖的3口之家,对病人付出太多,留在家里的必然很少。刚刚开设家庭病房时,独生女儿只有9岁,爱人又经常出差,苗素娥买了一些面包放在家里让孩子充饥。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她看完家庭病房,空着肚子回家时已经10点多钟了。她推开卧室的门,看到女儿穿着衣服睡在床上,手里拿着块面包,小脸蛋上还挂着晶莹的泪水。苗素娥流着泪在孩子脸上亲了一下,才发现女儿正发着高烧……

  苗素娥很少接触流行歌曲,但她记住两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30年来,苗素娥就是抱着这样的信条,把自己满腔的热情,通过手中的银针和火罐注入到病患者的心田。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樊蕙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