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健康之家 > 健康资讯 正文
关键词:
 

16届艾滋病大会 阳光生活:与艾滋病共存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8-15 15:08
 

 
 
 
 

  第16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当地时间13日晚在加拿大多伦多开幕,约2万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与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行动之时”。

  新华网快讯: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在13日开幕的第16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表示,拥有290亿美元的盖茨基金会将把全球艾滋病防治作为“高度优先”任务。

  第16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3日至1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约2万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与会。会议召开前夕,举办一系列面向记者的讲座,其中一个名为“阳光生活”的讲座打破了人们有关艾滋病患者压抑、凄惨和绝望的旧印象。

  搜集“阳光”扭转偏见

  Positive Lives。

  屏幕上的两个英文单词,翻译为中文时颇费斟酌。

  “Positive”在英文中有“积极”、“正面”的意思,也可译为“阳性”。例如,某人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就说此人“HIV positive”。

  凯文·瑞恩是“Positive Lives”志愿者组织的国际项目负责人。这个组织主要从事有关艾滋病的公众教育,以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偏见和歧视。“Positive Lives”是本届艾滋病大会中有关“反对歧视艾滋病患者”系列讲座之一。

  瑞恩本人检测出HIV阳性已经多年,但是看不出病态。瑞恩从事公众教育的手段,是用图片讲述不同国家和地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故事。出现在那些故事中的形象,完全没有人们通常印象中艾滋病患者压抑、凄惨和绝望的表情:笑容满面的菲律宾妇女,乐不可支的缅甸老大妈……

  有人建议,不如把这个成立于1998年的组织名称,翻译成“阳光生活”。他们倡导与艾滋病共存的阳光生活;他们展示的,也是这样的阳光形象。

  从1981年世界首次确认艾滋病——人类获得性免疫缺损症——已经过去25年。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目前全世界累计感染者,已经超过4000万,2005年新增感染者为41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全世界有1.12万人感染艾滋病。

  “以往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通常是负面的,”瑞恩对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说,他列举了一些英国大报过去使用的新闻标题:“艾滋病:乱伦的代价”、“艾滋病:同性恋的报应”、“艾滋病:迷思?”等等。他说,这样的标题,并不符合事实,反以耸人听闻的手法,加剧了公众对艾滋病的偏见。

  瑞恩和他的同事们,在世界各地搜集“阳光生活”的故事,希望扭转公众对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刻板印象。

  歧视患者处处存在

  感染上艾滋病毒,意味着要与这种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疗法的病患共生。绝望之人难以长期存活,所以,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必须选择坚强,选择乐观,选择阳光。

  这样的选择并非易事。即使在一些人们以为很早就努力消除歧视和偏见的发达国家,选择“阳光生活”的航程中,仍有不少暗礁。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贾尼丝·黛勒,对此深有体会。

  现年50岁的黛勒,13岁从牙买加移民加拿大,是6个孩子的母亲。她在一家公司长期从事广告工作,待遇不错。但是,2001年,她在当地一家报纸发表文章,公开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立即遭公司解雇。

  老板当然不能以黛勒是艾滋病感染者为由解雇她——那会违反加拿大反歧视法。“我的文章发表以后,公司突然设置了高到荒唐程度的广告定额,然后以我不能完成定额为由解雇我,”黛勒说,“仅仅两个星期之前,他们还因为我工作出色奖励并提升了我。一个优秀员工怎么可能在两个星期之内就变得连定额都完不成了?”

  黛勒告诉各国记者:歧视在哪里都有。麦基尔大学健康中心心理学家乔安妮·西尔说得更直白:“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国家需要反歧视,那就是加拿大。”

  黛勒的第二任丈夫1994年初死于艾滋病,她在那一年查出HIV阳性,并公开自己的感染者身份。

  黛勒与第二任丈夫1990年结婚,两人感情很好。“他是个好人,”黛勒说。但是她丝毫不知道丈夫患有艾滋病。“他临死前不久告诉了他弟弟,可是他从来没有告诉我。他对他弟弟说,因为他‘不想被拒绝’。”

  黛勒曾经绝望过,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1997年她才开始接受治疗。不过,典型症状一直没有在她身上出现,黛勒意识到,HIV阳性并不是世界末日,死亡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近。既然不会马上死,为什么不积极治疗呢?

  克服了对艾滋病的恐惧,黛勒还需要克服孤独对她的心理压迫。她渴望倾诉,却又担心身份暴露之后可能承受社会舆论压力,那种想说又怕说的矛盾,整整折磨了她5年。

  最后,她终于向自己“最好的朋友”透露此事,但马上发现自己被流言包围。她的孩子也难幸免,有人甚至骂她的女儿是妓女。

  公开身份积极应对

  黛勒决定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自己的身份,目的是制止流言。

  虽然因此失去工作,但是黛勒没有被击倒。她参加了“与艾滋病共生全球网络”,积极投入提高公众,特别是非洲裔加拿大人对艾滋病认识的工作。她为数家媒体撰写相关报道和评论,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教授课程。

  黛勒在自己所在社区也做了不少宣传教育工作。过去歧视她的邻居,逐渐转变态度。一名曾经对她侧目而视的牧师请她向教友传授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17岁高中生约内尔·贝尔菲奥尔认为,在抗击艾滋病病毒的艰巨斗争中,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接受,“与找到治疗方法同等重要”。贝尔菲奥尔生于罗马尼亚,1岁时就检测出HIV阳性,被送入孤儿院,没有得到任何救治。

  媒体报道他的故事后,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了他。贝尔菲奥尔说,在美国,也有很多感染者担心遭歧视而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从来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也曾经受人诅咒。8岁时,就有人说他活不过10岁。现在,他已经学会对歧视一笑置之;“我17岁了,还是很健康!”

  虽然绝大多数感染者和患者还生活在阴影里,但是这3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经历的感染者,都很“阳光”。他们坦然面对镜头,以真名实姓与媒体打交道。用贝尔菲奥尔的话来说,如果感染者不为社会接纳,不能阳光地生活,“这同疾病本身一样危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主任彼得·皮奥特曾经说:“歧视令(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个人和群体失去话语权,令他们丧失力量,更加弱势,更加孤立,而且剥夺了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必须打破这些障碍,否则就没有机会打退这种疾病。”

  与艾滋病共生的人需要阳光生活。

  社会也需要他们生活在阳光中。(熊蕾新华社专电)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安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