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宝宝生病可防可控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李娜 2019-01-04 15:04:00

内容提要:冬季是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自2018年11月起,我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接诊量逐日攀升,迎来高峰季,截至12月22日,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日诊量持续在7500至8000人次上下;截至2019年1月1日,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日诊量已接近一万人次,住院病人950至1000人左右。如何应对儿童冬季呼吸道感染,是目前家长们最关注的话题。

  天津北方网讯:冬季是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自2018年11月起,我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接诊量逐日攀升,迎来高峰季,截至12月22日,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日诊量持续在7500至8000人次上下;截至2019年1月1日,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日诊量已接近一万人次,住院病人950至1000人左右。如何应对儿童冬季呼吸道感染,是家长们最关注的话题。

  目前就诊的患儿中有几种病原体比较常见:

  一、腺病毒

  腺病毒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主要侵犯呼吸道和消化道还有眼结膜,部分可累及泌尿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血尿、脑炎等。多见于儿童,小婴儿易患腺病毒肺炎,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腺病毒的传染源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隐性感染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尿液及眼结膜分泌物排出,经过飞沫、粪-口途径传染给他人。

  潜伏期及症状

  本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1-2天,也就是说孩子接触病毒到发生症状一般需要1-2天,主要表现高热,而且全身的表现更为明显,如精神萎靡、乏力、头晕、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在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肺部X线可以表现大片实变等肺炎的改变。

  对症治疗

  治疗主要是对症,防治继发感染,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孩子要注意多休息,饮食清淡,避免外出交叉感染。孩子感染腺病毒后可以产生有效的免疫,起到保护作用,但由于腺病毒有五十多型,也有可能再次感染其它类型的腺病毒。

  预防

  国内目前尚无腺病毒疫苗的接种,在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应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交叉感染,也要防止家庭成员简单的相互感染,注意室内通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多饮白开水,注意个人卫生的防护。

  二、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毛细管支气管炎,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常见于2岁以内,尤其是2~6个月婴儿多见,是导致婴幼儿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病季节

  发病季节有地域差异,我国北方多发于冬春,南方多发于春夏和夏秋,呈常年散发和间歇流行。

  症状

  部分患儿感染RSV后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临床以气促、喘息、咳嗽、肺部湿啰音、三凹征和(或)鼻翼扇动为特征,也可表现为进食量下降、呕吐、烦躁,更小的婴幼儿可以表现呼吸暂停。易感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年龄小于12周龄、有慢性肺疾患、先天性气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神经肌肉病、免疫缺陷等。

  对症治疗

  临床治疗监测病情变化、保证氧供和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水的入量,严重的可经过胃管喂养,减少孩子的相对过多的活动,给予药物治疗,包括雾化、激素、抗病毒药物,对于高风险的患儿也可以选择RSV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预防,从而降低RSV感染的住院率。

  预防

  在秋冬季换季的时候病毒感染的传播非常迅速,稍有不慎就会被传染上,但如果能够对孩子多加看护,是可以避免感染的,比如不要去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尤其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手卫生,多喝水,注意外出保暖,避免接触患病的孩子,尤其抵抗力较弱的孩子更应格外看护好。

  三、乙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与甲流相比,乙流的流行性相对小一点,但也会引起规模流行。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乙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乙型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乙流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但以下人群感染后应给予高度重视: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存在基础疾病的人、肥胖者和妊娠期妇女,因为他们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临床表现

  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呕吐、腹痛、腹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乙流与甲流的典型症状相似:多呈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但乙流的症状与甲流相比,有些患儿会相对轻一些。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肺炎是乙流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治疗

  首先,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其次,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以及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应及时收住院治疗;再次,非住院患儿应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最后,应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5岁以下儿童为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发病48h内)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除抗病毒药物外,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亦很关键。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扎那米韦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而帕拉米韦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故在儿童用药中,奥司他韦常推荐使用。奥司他韦有2种剂型,颗粒剂(15 mg 和 25 mg)和胶囊型(75 mg)。美国 FDA 已批准奥司他韦用于 1 岁以上儿童的治疗和预防,年龄 >14d 新生儿仅用于治疗。

  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分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国产和进口产品均有销售。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意味不再得感冒,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只会对流感病毒产生抗体,而对应细菌、其他病毒或支原体引起的感冒则没有预防和抵抗的能力。故有些儿童接种了流感疫苗后又感冒了,家长则认为是疫苗没有效果,其实不然。一般性的感冒还需要日常的细心呵护,并加强孩子自身的锻炼。一次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终身受益”,要知道病毒的种类很多,每一年引起流感的病毒也是不相同的,而且病毒变异速度快,故流感疫苗不可一劳永逸。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四、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个别死亡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潜伏期及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约1/3的病例也可无症状。它起病缓慢,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

  支原体肺炎患者虽然自感症状较重,但胸部体检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鼻部轻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除呼吸系统的表现外,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皮肤损害可表现为斑丘疹、结节性红斑、水疱疹等。胃肠道系统可见呕吐、腹泻和肝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较常见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见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及小脑损伤等。心血管系统病变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支原体肺炎患者胸部X线检查变化很大,病变可很轻微,也可很广泛。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时偏高。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并不具特征性,单凭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无法做出诊断。若要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病原体的检测。目前,国内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发病之后,首先出现的是IgM抗体,大约在发病一周出现,此后IgM抗体浓度逐渐升高,至大约2-4周,IgM抗体浓度达到最大;此后,IgM浓度逐渐减少,开始出现IgG类抗体(约在第6周的时候),然后IgG类抗体浓度逐渐升高到一定水平。当然,如果是再次感染,一般一周内IgG出现,IgM不再出现。知道了这两类抗体的产生以及变化规律,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抗体的水平呢?(1)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以及本身抵抗力弱的儿童可能体内抗体浓度较低;(2)在检查之前自己服用过抗生素,这可能会降低抗体的浓度;(3)服用过免疫球蛋白类药物可能会使抗体浓度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一般的门诊患儿,可以先检测IgM,因为大多数患儿病程不会超过一个月还不进行任何检查。但是,如果遇到一些顽固性肺炎,时间较长的时候可以检测IgG,这时候是检测的后期感染。

  治疗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应用抗菌药治疗。根据支原体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脂尖、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可适当给予小剂量镇咳剂和祛痰药。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应及时给氧。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以及重症支原体肺炎应及时住院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疗程因病变部位而异,轻症上呼吸道部位感染通常为10-14d。须注意的是:部分患儿在治疗后支原体仍可持续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中,达数月之久,造成复发及播散。支原体肺炎推荐疗程:轻者2-3周,重者则需4周,个别会更长,应视具体病情而定。

  预防

  尚未发现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有效预防措施,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勤洗手仍然十分必要。肺炎支原体可以从口腔、鼻腔等多种渠道侵入。所以我们建议发烧咳嗽的孩子尽量戴口罩,另外如果家长观察到幼儿园或班级里有发烧咳嗽的孩子,或者班里连续出现几例发烧患儿,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尽量远离。肺炎支原体通常会在一个班级或年级中感染并传播,所以在通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肺炎支原体很可能通过近距离飞沫相互传染。另外由于肺炎支原体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来感染的,出门勤洗手、回家换衣服也很有必要。(津云健康编辑李娜)

  参考资料来自天津市儿童医院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