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要避暑 “衣食住行”巧养生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作者: 编辑:李娜 2019-05-25 01:08:00

内容提要:立夏以后,气温不断升高。“暑热难耐”的天气里,人们更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取正确的养生方法,抵挡酷暑,安然度过夏天。

  天津北方网讯:立夏以后,气温不断升高。“暑热难耐”的天气里,人们更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取正确的养生方法,抵挡酷暑,安然度过夏天。

  食:

  夏天出汗多,人们在心火旺盛的夏季,应该苦瓜、芥兰、荞麦、荷叶、蒲公英等苦味食物,或者多喝莲子心茶、苦丁茶、银杏茶、绞股蓝茶等苦味茶,有败心火的功效。樱桃,味甘、酸,性微温。春夏之际食用樱桃,有助于健脾和胃、滋养肝肾、补血养心,还能帮助身体及时排出毒素。

  立夏之后,人们嗜睡成瘾、食欲不振的状态。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所致。建议在早晚进餐时多喝些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健脾和胃,可以在即将熬制好的粥里加一点荷叶,以増强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的功效。

  居:

  中午是“阳极阴生”的时刻,适当午睡有利于养护体内阴气,“阳从阴来”,养护阴气也利于阳气的生发,能够使人保持精力充沛,所以夏天养成午睡的习惯显得十分必要,最佳的午睡时长为0.5-1小时。由于夏季病菌繁殖很快,造成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增多和流行,同时夏季也是麻疹、风疹、水痘等儿童传染病的高发期。此时应全面打扫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同时居室要经常用适量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要在室内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设法减少或避免热源和阳光,窗户上应挂上浅色的窗帘,让人感觉舒适清爽。

  行:

  在进入夏季后,天气有所变化,气温升高,此时人体容易出汗,应选择一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因此,立夏时节运动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及强度。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这时候阳光不太强烈,可以避免强紫外线对皮肤和身体造成损害,早上七八点或者傍晚五六点锻炼,温度适宜,效果最佳。

  由于人体能量的消耗在夏季会有所增加,因此运动的强度不宜太大。活动强度以自身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以0.5-1小时最佳,同时还要注意,运动前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最好选择在户外进行运动,如公园、湖边、庭院等视野开阔、阴凉通风的地方,都是较好的运动地点。如果条件有限只能进行室内运动的话,最好打开门窗,让室内空气保持通畅。

  衣:

  立夏以后气温普遍升高,会导致人大量出汗,汗液长时间滞留皮肤和衣服上,不仅会变质发酵而产生臭味,还会诱发痱子及皮炎等皮肤病。夏季要勤洗澡,勤换衣。衣物应该选麻、丝、棉等透气性强、吸湿性好的面料。不宜选用合成纤维类、羊毛类等吸湿及散热性能差的衣料,此类布料会使人感到闷热和潮湿,而且对皮肤和身体健康不利。穿着内衣及鞋袜不宜过紧,不利于汗液排出和蒸发,从而影响散热。

  应对高温有妙招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教授田琳认为,健康避暑,公众首先要了解高温天气对人体有哪些影响。最常见的就是中暑,表现为高温天气下身体突然出大汗,然后胸闷、恶心、乏力;同时,感冒的病人会相应增多,因为夏天人们都贪凉,喜欢开空调,吃大量冰镇食物,这样容易患热伤风,增加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对于年老体弱的人群来说,酷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另外,在极端高温天气里,太阳辐射较强,出现晒伤甚至皮炎的概率也会增大。

  那么,公众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呢?田琳建议,公众尤其是老弱病幼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则要尽量避开中午最热时段,即10时至16时,可以打伞、戴帽子,穿宽松的棉质浅色衣服,并涂抹防晒霜,避免晒伤;在室内要注意降温通风,必要时使用空调和电风扇,且开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桑拿天汗液蒸发慢,温度降不下来,人体会不断出汗来自我调节,造成大量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此外,还需饮食清淡,过于油腻的食物不利于补水。(津云健康 编辑李娜)

  参考资料:

  人民网:热!北京今年首个高温预警!降暑记住四件事

  新华网:从“衣、食、住、行”做好夏季养生

  人民网:高温天气避暑有哪些讲究?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