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未入秋!养生牢记四点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李娜 2020-08-07 14:26:00

内容提要:立秋,是气温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如何开启立秋健康养生模式,确保安度秋冬呢?

  天津北方网讯:立秋,是气温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如何开启立秋健康养生模式,确保安度秋冬呢?

  秋季,万物收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管子》中提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也是古时常说的“四时八节”之一。

  中国古代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根据主要是天象变化,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

  立秋后,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一个转折点。古人认为,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走向成熟。

  《礼记·月令》记载,立秋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天子回朝之后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等等。

  宋代,在立秋当天,皇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声说“秋来了”,奏毕,梧桐如果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算是寓意报秋。

  为啥天气还是那么热?

  不过,往往已经到了立秋,但天气仍然十分炎热,这是为啥?

  立秋其实并不意味着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意思就是指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按照传统的三伏天推算方式,其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民俗学者萧放介绍,立秋是根据天文观测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位置,确定的秋季起始日。

  所以,立秋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末伏往往在立秋节气之后,难免有时会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

  从这个角度看,立秋当天并不是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人们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换句话说,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通常还是会有些闷热,仲秋后天气会趋向于干燥凉爽。

  立秋养生谨记四点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王乐荣介绍,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提醒人们立秋后养生调养要谨记以下四点。

  少辛多酸慎进补

  王乐荣说,秋季养生要遵从“润燥、补肺、养阴、多酸”的原则。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所以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等以滋阴润燥、健脾祛湿,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季,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秋季进补要适当。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办法又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

  心情舒畅忌忧郁

  王乐荣介绍,秋应于肺,在志为忧,这个时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因为从夏天进入秋天,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容易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而对于有抑郁症或抑郁情绪的人来说,秋天意味着抑郁症到了易发作期。

  秋季保持心情愉悦是战胜悲观情绪的基础,多增加阳光照射,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勤于运动,多参加一些室外活动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秋季情绪容易低落,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转移注意力,同时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秋季可以适当多吃些热量较高的饮食来满足身体的需要等。另外情绪低落时可以适当喝点绿茶或咖啡,吃点香蕉等可以起到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情的作用。

  早睡早起防受凉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同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等疾病,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早晚清凉时分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适度运动忌过度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王乐荣提醒,秋天是养“收”的时分,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期间,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

  秋天在运动的时候,要科学选择一些使情绪稳定、安定心神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都是不错的选择。要顾护阳气,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避免运动后出汗过多,容易使邪气趁虚而入。尤其是老人、体质虚弱者更要注意运动适度。

  此外,秋季运动还要格外留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弥补些盐水,弥补时以少数、屡次、缓饮为原则。

  立秋了,食疗上有什么讲究?

  祛湿不伤津的药膳推荐——瓜皮茅根粥

  来源:《中医食疗学》

  组成:西瓜翠衣100g,白茅根、赤小豆各30g、粳米50g

  制作方法:将白茅根煎取汁,西瓜皮削去外面青皮切小块。用白茅根水、西瓜皮、赤小豆和粳米一同煮成粥。

  方解:这道药膳本来是治疗湿热下注膀胱导致小便淋漓涩少,灼热刺痛等症,但是也可以用在暑热烦渴,小便短赤的时候。其中西瓜翠衣清暑除烦,利尿解渴,而白茅根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赤小豆利水消肿,粳米健脾和中,既能养护脾胃,又可以防止寒凉太过而伤胃。上四味同煮成粥,去暑热的同时又养护了人体津液,适合在立秋时节适当饮用。

  特别提醒:立秋时节,暑湿之邪仍在,而湿邪容易困乏脾土,导致人们觉得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这个时候如果暴饮暴食,加重脾胃负担,则更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胃肠疾病。

  立秋贴秋膘不伤胃的药膳推荐——柚子炖鸡

  来源:《本草纲目》

  组成:新鲜柚子1个,新鲜鸡肉500g,姜片、葱白、百合、味精、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柚子剥皮,去筋皮,除核取肉500g。鸡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将柚子肉和鸡肉同放入炖盅内,置姜片、葱白、百合于鸡肉四周,调好食盐、味精,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于大锅中,用文火炖4个小时,取出食用即可。

  方解:脾胃虚弱,食积的人群可以选择食用这道药膳来健脾消食,润肺安神。柚子果肉具有健胃化食、下气消痰,润肺生津。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鸡肉温中益气,生姜化痰止咳,和胃止呕,葱白辛温通阳,诸食材合用可达到健脾胃、理肺气的作用,适合在初秋时节食用。

  特别提醒:这道药膳具有健脾胃的作用,进食时还是要注意食用量,不可进食过多,不仅伤脾害胃,还有可能因为能量摄入过多,而导致肥胖、血糖血脂升高等问题。

  参考:

  人民网:立秋未入秋!莫忘防暑湿 养护脾胃 避免暴食

  人民网:今日立秋!适宜吃瓜 养生牢记四点

  人民网:立秋了 孩子可以“贴秋膘”吗?

  中国新闻网:立秋也要有仪式感!西瓜红烧肉可以吃起来了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