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更长寿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编辑:李娜 2023-02-03 10:01:23

  动物的社会组织形式能够影响寿命。2日,记者从中科院动物所获悉,利用系统发育比较分析方法,该所研究人员对近1000种哺乳动物分析发现,群居物种比独居物种更长寿。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哺乳动物拥有多种社会组织形式,比如独居、成对生活以及各种群居形式。不同哺乳物种的最长寿命具有较大差异,比如一些鼩鼱类最长只能活2年,而弓头鲸最多可以活200多岁。

  此前,学界对豚尾狒狒等个别物种的研究发现,社交联系强的个体比社交联系弱的个体活得更久。同时,以往的研究还发现,群居能减小被捕食与饥饿的风险,这有助于增加哺乳动物的寿命。

  “然而,社会性组织和寿命的跨物种比较研究还很有限。关于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和最大寿命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演化关系,目前也不太清晰。”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周旭明坦言,阐明哺乳动物社会性与寿命之间演化关系的分子机制,对理解哺乳动物的演化非常重要,但这些分子机制一直都没有明确。

  此次,研究人员分析了974种哺乳动物,比较了独居、成对生活、群居三类社会组织与寿命的关系。“我们分析的群居物种包括亚洲和非洲象、环尾狐猴、山斑马以及菊头蝠,独居物种包括儒艮、土豚、东美花鼠。”周旭明说。

  研究发现,群居物种普遍比独居物种寿命更长,比如,独居动物的北方短尾鼩和群居动物的马铁菊头蝠体重相近,但最长寿命分别为2年和30年左右。“这支持了哺乳动物社会组织与寿命之间存在协同演化的论点。”周旭明强调。

  研究人员还对94种哺乳动物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并鉴定出了31个基因,以及涉及激素和免疫的相关通路,它们与社会组织和寿命普遍相关。

  周旭明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寿命的演化依赖于社会组织的演化,即在哺乳动物中,社会组织与寿命之间存在关联演化。同时,该研究也为阐明群居生活与寿命之间演化关系的背后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