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李娜-健康频道 2023-12-29 13:59:00

内容提要:“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自冬至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自冬至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那么在冬至后,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如何保暖

  特殊人群要“暖头”

  民间向来有“凉头暖足”的说法,因为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为充足,也最为耐寒;从现代医学来看,头部距心脏较近,氧气及血液供给较为充分,故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头部适当受点“冻”并无不可,还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不过对于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的人来说,他们的耐寒能力较差,不能以常人度之。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好还是要“暖头”。

  腹背:加衣防病

  肺、心脏、脾胃等重要器官处于胸腹部,万一受寒,即易引发相应器官的疾病,如导致心脏病发作、咳嗽哮喘、胃痛腹泻等。对于女性来说,腹部受寒还可能影响到生育健康,发生痛经、不孕等情况。另外,中医认为背为督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腰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

  手脚:加衣促循环

  俗话说“寒从脚起”,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脂肪少保温性也差,故很易受寒;且中医认为人体数条重要经脉会聚起始于脚部,脚部受寒就会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使抗病能力降低。因此脚部保暖对于暖身防病意义重大。双手也处于肢体末梢,也是寒冷容易侵袭的对象。除了感到手冷,寒冷还能带走皮肤的油脂,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手部皮肤干燥甚至皴裂。

  冬至后还可以以灸养肾。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在这里,“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传统中医艾灸养生法,因其操作简便,副作用少,逐渐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首选方法之一。不过,艾灸虽然副作用少,但也并非人人适用。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体质的人群应谨慎使用艾灸。

  冬在五脏应肾,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遵循“秋冬养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应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热。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还可适当吃一些青菜,因为青菜中维生素含量较丰富。但要注意需经常调换青菜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天津中医一附院 老年病科 曲凡)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