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健康之家  >  健康资讯
关键词:
 

人机结合时代临近:解决人类肢体瘫痪问题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8-04 14:30
 

 
 
 
 

  大脑的惊人适应

  在这一技术能够被投入常规的临床应用之前,很多重要的问题被提出来。首先,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那些十分精细的微电极在记录神经活动中能够工作多久。脊柱受损患者往往非常年轻,需要使用这个技术几十年。其次,目前使用的装置需要将一大捆电线直接穿过皮肤,到达附着在头骨上的一个传感器,而所有的信号处理都依靠外部的一台电脑。电线穿过皮肤容易引起感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种“人机结合”的做法又将受到一部分伦理学家的质疑。

  但摆在眼前的最大问题还在于,这种“人机结合”最终究竟能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它真的能够解决人类肢体的瘫痪问题吗?

  如果我们去观察“神经义肢”的微观结构,就会发现,它利用成百个微电极进行记录,每一个电极检测数量不多的神经元的活动,最后综合形成高度复杂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能够以多大的速度整合、输出将意味着其复杂度和精确度。现在,这个速度是每秒钟输出6.5比特的信息——相当于一分钟里打出15个单词。

  “而人体神经系统的一个普通单元(功能柱),一般就包含10万个神经细胞,每秒输出的信息量可达百万比特以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汪云久研究员介绍说,即使是一只手的一个简单动作,都需要大脑一系列极为复杂的指令合成以指挥完成,远非如同用意念移动一下电脑光标那么简单。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能够借助于神经义肢完成传达的,还都是最简单的大脑指令。按照现在输出信息量的水平,科幻片中那些伸缩自如的机械手离现实还有十万八千里。

  不过,“人机结合”的前途可能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难。科学家在同一期《自然》杂志的一篇评论中指出,这一领域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有预感,认为信号并不一定要完整地模仿神经活动,就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指挥效果。一个能够证明这一猜想的例子是,大脑能够处理迄今最成功的脑机界面产生的不健全信号:耳蜗移植。

  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数据,目前美国已有11万严重耳聋的人被植入了这一装置。这个设备被装在内耳,接触听觉神经。它的信号完全是人工的,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接受者对于噪音毫无办法。但事实表明,听觉皮层具有高度的适应性。通过正确的训练,它能很快学会将特定的信号与特定的声音联系起来,于是耳蜗接受者能够从容进行交谈。

  “20世纪70年代,当刺激听觉神经的想法刚刚被提出来的时候,人们都说它不可能产生正确的信号传送到大脑,”来自布朗大学的研究者谢诺伊说,“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你根本不必让信号那么完美,只需足够接近,大脑自己会进行微调。”现在,或许我们也不用等待想象中那么久远,成熟、完整的人机结合体就将诞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稿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