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健康之家  >  健康专题
关键词:
夏至节气养生 夏至饮食 夏至养生
2011.6.22 夏至
  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医生的话:
  夏至,顾名思义就是说夏天正式到来。夏至之后,气温较高,天气闷热,湿气过大,容易中暑。廖主任介绍说,在此时节要养生保健,就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阳气、调情致、补水分。
第四中心医院
廖辉 主任医师
擅长中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是治疗心脑血管[详细]
  夏至时节由于天气越来越热,人们很容易出现头疼、头晕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大家及时补充身体水分,多喝水;另外,既往有心脏病的病人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切忌大悲大喜,而既往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则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饮食方面更应该注意祛湿。
利好食材 利好食材 利好食材
·夏至吃“三鲜”尝新麦防溽暑
·22日夏至:天气炎热当心中暑
·养生:夏至节气 防暑有绝招
·夏至前后半月最适宜节气针灸
·夏至养生:“三字经”均碱水
·夏至节气:养生勿忘要健脾
·夏至:不同人群的养生方法
·“夏至日”习俗及养生
小编总结:夏至时节要注意多喝水,如白开水、凉盐开水、绿豆汤、鲜榨水果汁等家庭自制饮料。随身携带一些防中暑的药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健康人群:注意补充水份 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事项 风湿性关节炎容易复发
  夏至意味着炎炎夏日正式到来,每到这个节气人们总是很容易“上火”,所以在这个节气里,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夏至:多吃粗粮 营养均衡
·夏至高温 吃啥喝啥才能清凉
·夏至阳气最旺不妨多吃“苦”
·芒种夏至应该多吃蚕豆和黄豆
·四款夏至养生食谱清热解暑
·夏至酷暑来临午睡苦菜不可少
·夏至饮食:冬至饺子夏至吃面
·养生保健:夏至到别忘吃碗面
小编总结:夏至节气多吃水果也很重要,鲜榨的瓜果汁也很好喝哦,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
  莴笋味甘、性凉、苦,入肠、胃经,具有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清热利尿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详细]
  夏季,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吃些黄瓜,有很好的清热、生津、止渴作用。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黄瓜是首选食材[详细]
利好食材   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西瓜所含的糖和盐能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详细]
利好食材   桃子性温,味甘酸,能消暑止渴、清热润肺,有“肺之果”之称,适宜肺病患者食用。桃子果实营养丰富,尤其铁的含量较丰富[详细]
荷叶茯苓粥
利好食材
凉拌莴笋
利好食材
苦瓜黄豆百合排骨汤
利好食材
粟米赤小豆煲生鱼汤
利好食材
  推荐理由:清热解暑,宁心安神(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详细]   推荐理由:此菜品润利五脏,通经脉,增进食欲。[详细]   推荐理由:养阴润肺,清热又不损阳,又老少皆宜的靓汤。[详细]   推荐理由:清热健脾、祛湿开胃,男女老少皆宜,是夏日养生靓汤。[详细]
  夏至“面”:夏至日在我国民间还是一个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吃馄饨等习俗。北方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北方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详细]
   夏至吃馄饨:夏至日,金华盛行吃馄饨,从老一代人流传至今。馄饨以面为皮,有汤馄饨、拌馄饨、炸馄饨、煎馄饨等,包法形状有官帽式、元宝式等。[详细]
   夏九九: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详细]
利好食材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详细]
利好食材 利好食材 利好食材
编辑:李娜 设计:史小凡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